
相信车迷们第一次看到富士赛道的布局后都会有以下的感受:比起铃鹿赛道的立体交叉且多元化的特性,富士赛道似乎有点单调乏味了些。没错,当我尚未造访富士赛道前我的确是这幺认为,但当上个星期同时参访了富士赛道、随即又转往铃鹿赛道观看2006年F1日本站后,我还真是觉得铃鹿赛道是该被淘汰出局。富士赛道的设计与重建是委託Tilke工程公司,马来西亚、土耳其、巴林与上海赛车场都是出自于这间公司老闆Hermann Tilke之手,因此富士赛道比起铃鹿要更现代化与人性化。
先不论跟车手与工程师有关的赛道布局,让我们来谈谈跟台湾车迷前往观赛有切身关係的交通动线:铃鹿赛道的游览车停车区离赛场大门口至少有1公里的距离,而从赛场大门走到最近的主看台区也得花上至少5分钟的路程,更别说是要走到最远的汤匙弯了。而富士赛道的规划就不同了,基本上游览车是可以开进赛场内的,藉由场内通道开往各个看台后方的停车场,这可以让车迷省去很多的行走路程。

如果想要自己搭火车前往,离富士赛道最近的火车站是御殿场站,最近的新干线站是三岛站,不论是从东京或是名古屋想前往富士赛道,只要搭乘新干线至三岛站,再转搭JR东海道本线花6分钟车程即可到沼津站,然后转乘JR御殿场线就可到御殿场站了。而比起铃鹿赛道位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富士赛道就位于极具观光价值的富士山山腰,离国人常去的箱根温泉乡与芦之湖只需20分钟的车程,因此週边有许多值得停留的景点。

而对于车手来说,富士赛道的前两个路段较容易上手,从第1弯至Dunlop弯之前都是高速路段,许多弯都是可以稍微收油、轻点煞车就可以滑过的弯角,如Coca-Cola弯与髮夹弯等,车手只要在通过100R弯道时能利用油门收放控制得当来顺着行车线,就不会有冲出赛道的疑虑。不过从Dunlop弯直到Panasonic弯角就是富士赛道最诡谲的部份:一般来说,只要是右转弯,那右方弯顶点的地势应该比赛道左方略低一些,左高右低的地势可以稍微让赛车的过弯顺畅度提昇一些;但富士赛道却正好相反,从第10弯(Dunlop弯)开始至第16弯(Panasonic弯),只要是左弯就呈现左高右低的地势、右弯就变成右高左低,这对设定入弯点与油门控制的拿捏是非常棘手的,车手在过弯时手臂掌握方向盘所需要的力道相对得增加。

富士赛道最大的特徵就是那长达1.5公里的起跑大直线,因此在直线底是一个很好的超车点,这考验着车手们延迟煞车入弯的技巧与判断能力。过了第1弯就来到一小段的下坡路段,而在进入高速的Coca-Cola弯时,因为看不到出弯点,因此判别何时要加速出弯就变得非常困难。接下来就来到称做100R的第4弯,这里几乎可以用全油门的方式通过,直到进入第5弯髮夹弯之前,必须得做收油门与轻踩煞车的準备动作后方能通过。在到达另一个超车点、也是就整个赛道速度最慢的Dunlop弯之前的300R路段,也是一个全油门的区域。
比起赛道的前两个区段,从Dunlop弯开始的最后一个区域是最难征服的地方,车手必须保持极佳的节奏感来通过这些技术型弯角后才能回到起跑大直线。另一个很难辨别出弯点的就是第15号弯,车手在这里必须拥有非常精準行车路线,然后才能迅速补油通过第16号弯冲进大直线,在最短的时间内拉高车速以求取在大直线底能跑出最快的尾速。
基本上,明年是富士赛道自1977年后第一次举办F1日本站,由于是新的管理团队接手,因此对于承办F1赛事的经验不足而发生一些混乱场面是可以预期的,因为通往赛道的联外道路只有单向一线道而已,人车争道导致堵车是必然的,因此建议明年想去富士赛道观战F1的台湾车迷们最好是参加旅行团,等摸熟了当地的交通动线后,2008年再以自助前往的旅游方式也不迟。
●日本富士赛车场图片集